西川:诗人如果不忧郁不忧伤,就显得浅薄
2018年05月16日 11:53:1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舍得智慧讲堂
与诗歌为伴40余年,西川从中得到了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朋友们的相继离开,他的心灵受到了怎样的撞击?对于死亡,他又有着怎样的反思?
“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你不能嘲笑一个诗人的贫穷。”今年北京的清明节前后格外寒冷,和诗人西川的相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节。与诗歌为伴40余年,西川从中得到了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朋友们的相继离开,他的心灵受到了怎样的撞击?对于死亡,他又有着怎样的反思?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北师大特聘教授西川近日做客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思想派强IP《舍得智慧讲堂·中国智慧》,让我们共同聆听他对诗歌与生活有着怎样的感悟。
诗人终归要用作品展示自己
在大多数人眼中,诗人是忧郁、伤感、不同寻常的。艾略特在见伍尔夫的时候,要往自己的脸上涂一点点绿色让自己显得忧郁,这样一种固化的形象已经成为了诗人的标签。在谈到这个话题时,西川说起了自己跟朋友吃饭的经历——每当朋友用“不喝酒怎么写诗”来向他劝酒,西川都要反驳自己恰恰是一个不喝酒的诗人。但无论诗人给大众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西川从来不在乎,他更愿意把自己活成一个作品,诗人终归要用作品向世人展示他对这个世界的独到阐释。
诗歌给我的回报是智力上的
纵观现代诗歌发展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的一众诗人,能一直坚持诗歌创作的并不多见。那么,对于一个写诗将近40多年的诗人来说,诗歌到底给西川带来了什么?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西川说,可能自己命里注定就该从事艺术创作类的工作。别人或许中途放弃了,或者换了一个生活方式,但他一直乐在其中,这种乐趣跟日常生活中的乐趣不一样,是一种“发现”的快乐。写诗给他带来了智力上的回报,因为写诗,他体会到看问题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角度,甚至可以同时生活在几个不同的世界里,这是别的工作无法带来的体验。在谈到八九十年代时,西川感慨那是老天爷的恩赐,因为在那个年代,每一个人都是朝气蓬勃的,每一个人都是胡思乱想的,他觉得生逢其时是一种幸运。
每一个人的死亡都是自己一部分的离开
与西川对话,海子是绕不开的话题。时隔多年再次提及这个名字,西川依然掩饰不住惋惜和遗憾。西川曾说:“他始终吸引着读者,好像他从未离去”。在他眼中,海子是一位天才般的诗人,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直觉判断力。当年,他们一起讨论《百年孤独》时,海子曾说布恩迪亚就是《圣经》里的大卫王。这样的见解,让西川觉得比其他套路的解读更深远。正如西川所说的,海子看一个东西能够跨越好几步,抵达最核心的那一层,海子的自杀式谢幕是中国艺术界的极大损失。
生命的可贵在于不可重来
随着海子、骆一禾、戈麦、张凤华等同时代诗人的相继离开,西川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撞击,感慨悲伤之余,他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简化这个社会,更不应该简化生命。生活是如此丰富,也有无数的可能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性,尽管有很多阻力,但依然应该为之努力,生命的可贵,在于不可重来。”
“碎片化”阅读只是一种娱乐
对于一个长期读书本的人来说,西川认为碎片化阅读并不是阅读,而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接近于阅读的娱乐方式。如果长期沉浸在这样一种所谓的碎片化阅读中,一定会受到影响。有些人乐于受到它的影响,以此与时代同步,把握时代脉搏。但也有些人觉得他可能更容易接受完整的阅读。西川觉得阅读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如何选择阅读的方式,就看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对文化有着什么样的理解。
似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身处的时代才是最美好的年代,在那个“摆脱封闭、开眼看世界”的80年代,西川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胡思乱想”,在文学中开辟未来。西川回忆:面对朋友的突然离去,当时并没有太多反思,只是感觉回头看看,突然发现自己的同伴消失了,一下子就懵了。在诗歌创作中,西川是如何化悲痛为力量一路坚持了40年?生命对于他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他又是如何看待一批艺术家集体抑郁自杀的现象?汇聚当代名家思想精髓,分享个体在大时代中舍与得的中国智慧,敬请关注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节目《舍得智慧讲堂·中国智慧》,聆听西川对诗歌与生命的感悟以及40年坚持创作的舍得智慧。
[责任编辑:温琳琳 PSY106]
责任编辑:温琳琳 PSY10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